技术支持:龙采科技南昌分公司
电子邮件:jgsswdx@sina.com
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双马石大道1号
电话:0796-8935799
来源:中共井冈山 作者:井冈山 时间:2025-05-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寄望“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年轻干部必须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和基层实践这三门课,更好发挥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机关党委指导下,校(院)团委组织青年教职工代表围绕如何修好三门课,更好坚守践行党校初心,当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青年排头兵进行探讨。
以青春之我挺膺践行党校初心
崔淑平
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年轻教职工而言,久久为功抓好理论学习、持之以恒不断锤炼党性、深入基层理论联系实际,以青春之我挺膺践行党校初心,是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与使命。
党校青年在理论学习上要有更高追求。年轻干部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每一次都强调理论学习。近年来,校(院)先后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基本文献研读工程,各直属单位都建立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教研部(院)把理论学习与打造年轻教师学术成长共同体、学术工坊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机关党委通过“大有青年”微信公众号、《青年理论学习工作参考》等加强引领、宣传推动,营造了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
在党校,理论学习就是业务学习。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年轻教职工,要在学习上有更高追求,真正提升理论素养这个最根本的本领。要聚焦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必修课,把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追求、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注重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学习重点,有计划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开班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提高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不断厚植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培育理论自觉,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根本本领。
党校青年在党性锻炼上要有更严标准。校(院)高度重视青年的党性锻炼,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要求青年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带着光荣感和使命感去传道授业,做到“吾道一以贯之”。
党性锻炼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着手,做到持之以恒。党校青年要注重传承党校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奋斗精神,崇尚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党性锻炼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把党章党规党纪、校史校风校纪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的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在校(院)工作的基本要求,持之以恒慎独慎初,扣好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
党校青年在基层实践上要有更实的作风。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的实践锻炼。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修好基层这门课作出重要批示,并多次强调年轻干部要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为推动青年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校(院)持续打造年轻教职工基层调研实践工作品牌,引导年轻教职工实打实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深化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每年有计划组织年轻教职工深入基层调研实践,了解社情民意、厚植群众感情、提升综合素质;鼓励支持教研部(院)党组织挖掘教研潜力,强化“根在基层”调研实践与现有各类调研载体的结合,更好为年轻教职工下基层接地气拓展渠道、搭建平台;深化拓展工作载体,结合校(院)职能定位和行业特色、部门特点、岗位特性,有组织安排年轻教职工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改革前沿、厚植为民情怀。
崇尚和践行实的作风,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光荣传统和鲜明标识。党校青年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有踏踏实实的作为;既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更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既要有理论学习的深度,更要有实践干事的厚度。要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既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要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在基层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以更实作风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
〔作者系机关党委青年工作处副处长、校(院)团委副书记〕
持之以恒锤炼坚强党性
姬旭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赋予党性以新的时代意蕴,为全党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中锻造坚强党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顽强拼搏进取,为党校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锤炼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在这一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周恩来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勇于自我革命、自我改造,贯穿周恩来革命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座右铭。作为从事党校工作的青年教职工,应当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人格风范,时时注重锤炼党性,努力提高思想觉悟,以坚强党性担负起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光荣使命。
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政治修养的地位和原则,深化了我们对党性修养的规律性认识。什么是党性?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第一位的是政治修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邓小平曾经对女儿邓榕说过,青年时代参加革命的时候,“加入共产党是多大的事呀!真正叫做把一切交给党了,什么东西都交了!”老一辈革命家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党的事业,这种赤诚的政治信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政治修养是具体的,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在工作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需要在系统的党性教育中持续锻炼、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是党校工作的重心,作为承担党性教育课的教员,倍感责任重大。如何能够在党性教育课上让学员有所触动和启发,达到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目的,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琢磨和努力的。作为党校教员,应当在学习上有更高的追求,心无旁骛地读书做学问,不断巩固提升理论功底,拓宽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视野,努力在党性教育工作中作出贡献。
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小事小节不容小觑,近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几乎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因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有的干部抵抗诱惑能力和鉴别能力比较弱,更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从小处着眼,严防“早节”失守。作为党校青年教职工,应当谨记校(院)领导要求的“要在做人上有更严的要求,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上坚持更高标准,切实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展现党校青年人应有的清澈和纯粹”,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为党校事业拼搏奉献。
〔作者系校(院)团委副书记、党的建设教研部党总支青年委员〕
让理论学习成为
推动成长发展的“源头活水”
叶子鹏
“修好三门课”,理论学习是第一位的。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理论学习主要是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理论学习越深入,政治站位才能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越强。
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主业主课,开展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是搞好党校干部教育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事情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加强理论学习,是党校青年教师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核心要求。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校(院)领导亲自抓青年教师基本文献研读工程,并将其作为关系校(院)事业长远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努力增强青年教师研读基本文献的意识和兴趣,帮助青年教师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对我们青年教师帮助很大。同时,党校的教学科研前辈们把理论学习作为日常生活与毕生事业,更是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典范。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八个字精准概括了党校因何而生、缘何而兴的初心所在和职责所系。“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对于党校青年教师而言,就是要把理论学习与“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紧密贯联起来,让“理论学习”成为推动自身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理论学习要“见钻见勤”,决不能浮光掠影、一曝十寒,既要有钻之弥坚的远大目标,又要有朝乾夕惕的勤勉自觉,夯实为党育才的理论之基。党校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一般学校,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在党校汇聚。党校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希望党校教师可以为他们释疑答惑、提供启迪。“要想给学员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党校青年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既能“深入”又能“浅出”,讲出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就必须从原著原文入手,逐字逐句、细嚼慢咽,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深度,真正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大本大源。理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潜心治学,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日有所长、持续用力。惟其如此,才能更好为学员消“行动包袱”、解“思想疙瘩”,成长为理论讲得清、道理讲得透、学员信得过的党校教师。
理论学习还要“见人见事”,决不能坐而论道、凌空蹈虚,既要有心系人民的理论关怀,又要有面向实践的致用导向,做好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担负起为党献策的光荣使命。党校青年教师要利用好党校这样一个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平台,怀着眼睛向下的志气、脚沾泥土的地气和走出舒适圈的勇气,带着思考与学员交流、带着问题去深入研究,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找到“挂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真问题,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学习,切实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之水奔流,实践之树常青。党校青年教师要高标准践履党校初心,就要从理论学习的“源头活水”中汲取养分、汲取智慧、汲取力量,让理论学习的青春成为这座风清气正、火旺炉红的精神殿堂里持久的风景。
〔作者系校(院)团委委员、统一战线教研部党总支青年委员〕
念好“四字诀”修好基层实践这门课
兰立山
在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这三门课中,基层实践课是理论学习课和党性锻炼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基层实践在锻炼和培养年轻干部中的作用,他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基层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修课”、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要修好基层实践这门课,年轻干部要念好“四字诀”。
念好“政”字诀,就是“政”字统领。“政”字统领,强调把讲政治放在年轻干部修好基层实践课的首要位置,主要解决的是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在基层实践中,年轻干部要始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服从安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及所在地区和工作单位的工作部署。
念好“学”字诀,就是“学”字当头。“学”字当头,主张把学习视作年轻干部修好基层实践课的关键环节,主要解决的是能力问题。党和国家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和培养,是为了让年轻干部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习基层智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年轻干部要积极创造和争取到基层实践的机会,珍惜在基层锻炼的宝贵时光,认真向基层的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学习,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念好“干”字诀,就是“干”字为要。“干”字为要,强调实干在年轻干部修好基层实践课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解决的是行动问题。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行动都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在基层实践中,年轻干部要把行动和实干放在重要位置,沉下心来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惧困难、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念好“纪”字诀,就是“纪”字打底。“纪”字打底,强调把严守纪律作为年轻干部修好基层实践课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底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在基层实践中,年轻干部面对的考验和诱惑很多,思想一有松懈、行动一有疏忽就有可能走偏落伍,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更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因此,年轻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把得住原则、守得住底线,努力在基层锻炼中不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期望。
总的来说,基层实践是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奠基石”、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主窗口”、提升本领才干的“练兵场”、检验纪律作风的“显微镜”,年轻干部要正确认识基层实践的重要价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在实践磨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年轻干部要积极主动加入到基层实践的大军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校(院)团委委员、哲学教研部党总支青年委员〕